7月22日至8月2日,我院新闻系3名学生参加“2024年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内蒙古行”活动,与大陆和香港数所高校传媒学子一同前往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四地进行为期12天的采访活动,深入我国北疆,重走范长江之路,用传媒学子的笔触和镜头记录内蒙古地区的巨大变化。在呼和浩特,传媒学子分别赴伊利健康谷、和林格尔新区、内蒙古博物院、敕勒川草原等地,参观伊利全球样板基地,感受融智能科技、人文关怀、人与...
2024年7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揭晓,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期文研班学员娜仁高娃、牛海坤分别获得中短篇小说奖和报告文学奖。娜仁高娃(蒙古族)的获奖作品是《驮着魂灵的马》。这部中短篇小说集出版于百花文艺出版社,收录了娜仁高娃的15个中短篇小说。作品大多以作者的家乡——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中的“沙窝地”为背景,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娜仁高娃的笔触深邃而克制,善于将草原上的风土人情、传...
2024年7月27日,“中华多元一体的元代文学与文化研讨会暨内蒙古元代文学学会2024年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宾悦大酒店召开。我院教师李艳茹、王亚伟、王婧泽、王硕应邀参会。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28所高校的学者积极交流,发表有关元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新见。在分组讨论中,我院教师就《元代正一派道士的文人化现象及其文学史意义》《论...
七月的青城草木繁盛、天朗气清。7月26日至28日,西部高校文科发展与中文专业建设高端论坛在呼和浩特隆重召开。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我校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朝戈金研究员,我校党委书记成涛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
7月12日-15日,我院副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李艳茹应邀参加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的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大会暨第二届青年论坛。本次大会由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国语文教学中心承办。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是在香港正式注册(编号:0041869)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学会以“推动有系统、有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全球汉语应用写作在研究与教学方面的发展”...
7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举办,青海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西宁举行。我院张丽萍教授应邀参会并主持第四分论坛“民族地区新闻院系院长论坛”。马强、王书斌、烁宁等教师也参加论坛并发言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民族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24年年会暨第八届民族文学史料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7月12—14日在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召开,我院教师樊运景应邀参加。本次会议议题主要有多民族文学史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多民族文学史料学学科理论与方法;大数据与多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地方文献文学史料及其口传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多民族文学史料其他相关研究等。本学术研讨积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
7月12日至13日,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民族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24年年会暨第八届民族文学史料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齐齐哈尔大学召开,我院米彦青教授应邀参会。会上,米彦青教授以《知识重构与思想变迁中的清代蒙古族汉诗创作》为题进行了发言,提出对于蒙古族汉诗创作群体的研究,要从制度史、思想史、以及“新文化史”三个视角进入,并最终遵循三个原则:首先,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下蒙古族文学在中华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坚持...
2024年7月9日上午,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伟德betvlctor顺利开班。本届高研班由中国民俗学会和bv伟德国际1946、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和文哲学部主任、伟德betvlctor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朝戈金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叶涛教授,伟德betvlctor副校长达胡白乙拉教授,内蒙古...